评论:台湾工商界跨海赴交流让两岸经济“脱钩论”不攻自破******
中新社北京12月23日电 题:台湾工商界跨海赴交流让两岸经济“脱钩论”不攻自破
中新社记者 容海升
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日前在厦门举行,刘兆玄接任峰会台湾方面理事长后排除万难首次率团赴会。这也是中共二十大闭幕后,两岸企业家共同参与的首场高规格经贸交流活动,是该企业家峰会在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首次在线下举办年会,实属不易。
自上世纪80年代末两岸开放民间往来,两岸经济合作领域逐步扩大,尤其是两岸企业家峰会成立的近10年来,两岸产业分工合作更加密切,产业依存度融合程度不断提升。两岸之间合作共赢、互利互补、联系紧密的经济格局业已形成。当前两岸关系复杂严峻,台湾工商界仍然踊跃跨海参会,体现出这一格局继续壮大是两岸的共识,是双方工商界的共同意愿。
尽管近年来民进党当局大肆限缩两岸经济交流合作,阻挠正常经贸往来,但从峰会年会的参会情况及成果来看,两岸经济合作没有“降温”。大陆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两岸经贸合作依然是台湾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机遇,符合两岸同胞的利益福祉。
台当局相关统计显示,今年1至10月,台湾对大陆及香港的出口总额占比为38.8%,年增速出现放缓迹象。有人认为,这意味着台湾经济对大陆倚靠程度降低。但岛内同时有分析回应,对台湾而言,大陆巨大的市场仍具有不可替代性,这是两岸经贸长期向好的最重要原因。两岸经贸规模在经历长期高速增长后,增速放缓是正常波动。
今年1月至11月,两岸贸易额达2945亿美元,给台湾带来约1438亿美元的巨额贸易顺差。不少在大陆的台企生产经营逆势增长,一些大企业增资扩产,今年新增9家台企在大陆上市,总数已达58家。
台湾工商界跨海“登陆”赴交流,让两岸经济“脱钩论”不攻自破。事实证明,两岸经济密不可分、断不了链,唯有加强合作才能更多造福两岸同胞,台湾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也才有更大确定性和更坚实依靠。大陆促进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的意愿稳定不变,政策举措出台持续丰富,符合两岸共同利益诉求。只是,随着大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台商投资环境正在发生变化。
大陆经济高速发展的数十年间,台商在大陆投资以制造业为主,自我配套能力强。如今,在大陆内需拉动的经济发展以科技化为核心的背景下,两岸高科技企业正在走向竞争关系,这对台商投资产生挤压效应,需要两岸双方正视。但竞争不代表不能互补,更不意味两岸经贸合作的终止。台商唯有转变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大陆经济环境变化,才能谋求更好发展。
今年适逢两岸打破隔绝、开启民间交流35周年。对于两岸正常经贸往来,大陆的态度一以贯之,即支持、鼓励、欢迎两岸经贸界人士多交流、多合作,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完)
台媒曝疑似台情报资料再次被外网公布,“首批资料已售出”******
【环球网报道】岛内亲绿媒体18日报道称,有军事迷在海外网站发现有人兜售台湾的情报机构机密文件后,今天(18日)凌晨该网站公布更多台湾内部文件,此次疑似是台军情驻外单位与所谓“友邦”人员往来餐叙、情报搜集整理的定期汇报等资料,黑客开出10G资料要价15万美元,并称首批资料已售出。报道称,台法务部门“调查局”先前虽宣称掌握有关资讯,但仍未公布相关侦办细节。
据《自由时报》18日报道,有军事迷16日在外网发现有人兜售台湾情报机构的机密文件,兜售文件中针对人员家庭背景描述完整,资料10G要价15万美元,更宣称“有足够的钱,可以提供更多”。
报道称,该网站18日凌晨披露的资料包括军情工作的单据,以及类似情报人员每周汇报的表格,甚至有搜集整理“友邦”军事演习动态的规划细节。
报道还引述发现此事的资深军事迷马兰(化名)的话称,这个网站明显注意到台湾已经报道此事,刻意在18日公布更多信息。
此前,岛内不断传出民众个人信息在网上被售卖或被公开的消息。
去年10月,台媒曾曝光有人在海外论坛上兜售20万台湾民众户政资料,包括人口记录、兵役记录、教育记录、家庭住址等详细个人情况,并宣称手中握有全台2300万民众的个人信息,只要花钱就能买到。发帖人还备注称,所有资料全部来源于台当局政务部门户政官网。台湾“时代力量”“立委”王婉谕、邱显智去年12月9日曾举行记者会,称台行政机构至今未有积极作为,要求尽速展开调查。
就在本月14日,中时新闻网等台媒又曝光,中华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疑似被黑客攻击,旅客资料被发布到网上,黑客甚至公布政商高层、民意代表、知名艺人的个人资料,其中包括民进党领导人赖清德、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交通部门负责人王国材、外事部门负责人吴钊燮,以及艺人林志玲、徐若瑄等。(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