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4000元,飞三亚还是飞普吉岛******
距离春节假期还有不到一周时间,国内游和出境游的热度持续升温。其中,三亚和泰国这两大旅游热门地的性价比和出行便利性被网友们拿来比较。
跨境游,泰国成断层第一
1月15日,红星资本局发现,多个在线旅游平台已上架泰国旅游相关产品。在去哪儿平台上,泰国6日自由行往返机票在4000元左右。其中,最低的是上海到清迈3818元起,最高的是南京到普吉岛4129元起。
飞泰国往返机票约4000元,与成渝、东北等地到海南的往返机票均价相差无几。选择到泰国出境游还是在三亚国内游,引起众多网友热议。
携程数据显示,2022年12月27日至2023年1月11日,在平台预订春节假期跨境旅行的订单中,泰国已成为断层第一(断层第一指第一名与第二名差距很大,形成断层)。尤其在亚洲国家中,泰国订单量超越日韩逾2-3倍。同期,泰国赴中国的旅行预订量同比增长101%。
中国游客是疫情前泰国旅游市场最大的客源群体,泰国对中国旅客期待已久。泰国国家旅游局此前预估,2023年泰国接待国际游客的目标数量为2000万。而自中国宣布放开入境政策之后,泰国方面迅速将该目标上调至2500万。
会否冲击三亚旅游市场?
从出行便利度来看,红星资本局在旅游平台上搜索机票时发现,目前,国内飞泰国的直飞航线较少。以成都飞曼谷、清迈为例,目前暂未开放直飞航班,均要中转。
“从目前看来,去海南的航班数量比泰国多,以成都飞三亚的航班为例,一天就有15班次。差不多等于飞泰国的航班一周的数量。”飞猪相关负责人告诉红星资本局。
泰国民航局此前透露,已有多家航空公司的中泰航班获准在第一季度内从原来每周的15班次增加至每日20班次。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月11日也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将增加往返泰国等国直航航班,为中国游客前往旅游提供更多便利。
对于出境游回温是否会挤占三亚旅游市场一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钟栎娜接受红星资本局采访时认为,“出境游的回温,对三亚旅游市场的影响不大。”
钟栎娜补充说明,每逢冬季,到南方避寒的旅客基数大。无论是三亚还是整个海南岛,都难以完全吸纳所有旅客,肯定会有外溢现象出现;其次,出国旅游和国内旅游所对应的人群不同。到三亚旅游相对便利,且以旅居人群较多,“两者并不冲突。”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实习记者 卢月佳
陕西临潼:“兔子哥”的致富经******
光明日报记者 张哲浩 李洁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三合
2月1日清晨,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浩民养殖场上班的何寨街道村民陆续走进厂区,经过一系列消杀防护,在兔舍中开启了一天的忙碌工作。
“这几天正是种兔产完兔仔需要精心照顾的关键阶段,大家伙儿都忙着伺候兔子‘月子’呢!”浩民养殖场负责人付红伟介绍,养殖场除了常见的伊拉、伊高乐、大耳白等肉兔类品种,还有荷兰侏儒兔、迷你垂耳兔、熊猫兔、花巨兔等宠物兔品种。
“每只种兔平均每45天就可以产下10只左右的幼兔,幼兔出生65天至70天后能长到4斤半至5斤半,就可以出栏了。”讲起这些日日挂心的兔子时,付红伟有说不完的话。
“以前,肉兔都是散养的,集中养殖能更好地控制成本,增加收益。”自幼就喜欢饲养动物的付红伟,瞅准了兔子繁殖能力强、养殖周期短、产业见效快、市场好的特点,也希望用自己的爱好实现更多的价值。
2019年10月,付红伟投入500多万元建设现代化、规模化养殖场,成了村民眼中的“兔子哥”。
“目前,养殖场占地75亩,有兔舍13栋、种兔6000只,年出栏量达40万只,按照现在每斤11元的市场价,收益可观。”付红伟说,现代化养殖场建成后,已发展为集肉兔养殖与销售、种兔生产与经营、饲料生产与销售,及技术服务提供为一体的综合性农牧企业,产值在500万元左右,常年固定用工20多人,带动周边地区群众务工致富。
在兔舍,身着工作服的饲养员周小香正干得起劲。“以前就靠种地和打零工,收入不稳定。自从这个基地建起来后,我就来这里工作,每天工作时间外还能照顾孩子,每个月还有3000多元的固定收入。”周小香满意地说,村民们不仅可以在家门口的养殖场就业,还可以领取兔苗代养,在养兔产业的带动下,很多村民都过上了好日子。
如今,在“兔子哥”付红伟的带动下,小小的兔子养殖产业逐渐成为当地主打产业。据了解,2022年,养殖场每月兔子的销售量大约有15000只,全年帮助村民代销肉兔约10000只,还远销至四川、重庆、广东等地。
规模化养殖不仅降低了养殖成本,更让付红伟尝到了科学养殖带来的甜头。走进养殖场内,环境控制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生物肥发酵池无不让人耳目一新。
“兔粪含有丰富的氮、磷、钾,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是用作有机肥料的优质选择。但过去兔粪处理一直是肉兔养殖的一个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付红伟成立了西安三民农业循环发展有限公司,建起50亩的蔬菜大棚基地,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综合项目,将兔粪集中收集,进行无害化加工处理,为蔬菜等种植业发展提供有机肥料。
“芥蓝苗每斤8元、冰草每斤6.5元……现在养殖场不仅肉兔供不应求,蔬菜基地也因为施用兔粪有机肥,生产的优质蔬菜得到了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付红伟介绍,养殖场每天产生的兔粪“原材料”除了供蔬菜基地发酵使用,多余的还由有机肥厂上门收购,每天额外增加了1000多元的收入。兔粪变废为宝,实现了兔粪的资源化和减量化,也作为天然有机肥为蔬菜种植提供了质量保障。
“我们的农业目标就是探索走出一种生态循环种养模式,拉长产业链条,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谈及未来,付红伟还有很多宏伟梦想,今年8月将完成养殖场二期建设,并尝试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发展“畜牧+旅游”新业态,将兔子养殖拓展至旅游、研学,让乡村振兴“畜”势勃发、“兔”飞猛进。(光明日报)